查看原文
其他

用bug集合成的纪录片,看尽人间百态

CDRC2011 2023-03-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纪录片观察 Author 刘欣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有人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等,所有的画面几乎都是精挑细选,一条一条拍摄出来的。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一部纪录片所有画面都是用废弃素材剪辑而成,并且画面有很多“bug”……



比如摄影师的声音,比如摄影师用手拔走了在画面里的枯草,比如摇晃的镜头,未经处理的声音等等,你会怎么想?你会看吗?



可能你会有好奇心,会想这怎么看?不对,这样的也能叫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就是由克尔斯滕·约翰逊 (Kirsten Johnson)导演,2016年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首映的《持摄像机的人》



这部纪录片,没有一句旁白,解说词,只有零星的音乐,所有素材都是她找到过去合作过的导演们,向他们索要曾经自己作为摄影师拍摄的最终未放入电影成品的素材和部分家庭录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克尔斯滕·约翰逊 (Kirsten Johnson)以摄影师或摄影指导的身份已经参与过40多部纪录长片。其中包括《德里达》(Derrida, 2002)、《华氏911》(2004)、《祈祷恶魔重回地狱》(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 2008)、《隐秘的战争》(The Invisible War, 2012) 和《第四公民》(Citizen Four, 2014)等等优秀作品。



影片《持摄像机的人》曾荣获第88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美国独立精神奖、哥谭独立电影奖等国际专业奖项,值得一提的是,《持摄像机的人》还被美国独立发行商、艺术片修复和发行巨头亚努斯公司(Janus Films)相中,并入选其著名的CC“标准收藏”DVD系列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亚努斯公司总裁彼得·贝克(Peter Becker) 曾说,《摄影机背后的人》入选CC的原因在于其会“永久性挑战人们观看纪录片的方式”,约翰逊呈现看起来真实客观的影像段落,其实有一段摄影机背后的秘密生活。



与《持摄像机的人》同年经修复发行推出的其他CC电影包括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科波拉的《斗鱼》,黑泽明的《梦》、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和贝尔兰加的《刽子手》。



全世界的影评人们费尽心思想要为这部影片寻找恰当的代名词:“散文电影”、“真实生活式纪录片”、“影像伦理困境的剪贴簿”、“电影摄影师记忆画廊”、“地理情感蒙太奇”、“拾得影片”、“拼贴电影”,各种各样的术语,甚至还有新创的电影术语,都没法很好的概括这部影片。



二十五年间,克尔斯滕·约翰逊跟随导演,从纽约到尼日利亚,到萨拉热窝,再到乌干达;从也门到阿富汗,回到德克萨斯、回到纽约、D.C.;她用摄影机也用自己的眼睛走遍世界,看尽人间百态。



二十五年后,用爱还有克制将一片片的回忆串联起来,我们随着她的眼睛和脚步,在世界穿梭,在不同地方与被摄者建立关系,感受生命,感受律动。导演打破本来影片拍摄时间的顺序,重新用她的导演思想编织二十五年的记忆,呈现给我们。



尼日利亚的一个小镇,一个黑人小婴儿刚刚出生,大大的眼睛,可爱极了,导演赞叹着生命的不平凡,采访接生护士今天可能还会有多少小孩子,护士有些害羞的笑着回应着约翰逊的采访;当问到一对双胞胎的时候,本来开心的护士表情开始担心,因为小婴儿位置有点高,不能很顺利的分娩。在小生命面前,所有人的心都是柔软的。



纽约布鲁克林,导演专心致志的拍摄自己的采访对象雅克·德里达(法国著名哲学家),过马路都很认真的一直看向雅克·德里达,就像雅克·德里达说的“她看见周围的一切,又完全视而不见”。



乌干达人们敲打着非洲传统乐器,一个黑人男孩快速的跳动着出现在镜头前,男孩满脸笑意,开心地跳着非洲舞步。相对于其他的被摄对象,他似乎对于导演的摄影机特别感兴趣,一圈一圈的跳着,与镜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作用,成为导演整部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有关非洲画面的开心笑脸。



也门摄制组小心翼翼的开车接近关押恐怖分子的监狱,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出现在士兵面前的摄影机都会惹上麻烦,她们迅速拍摄零星画面之后离开了。



纽约导演的家,一双儿女开开心心的玩耍着,对着镜头拍拍打打,两个小孩子穿着干净,享受着“美好生活”。



阿富汗一场令人心碎的对话出现在约翰逊与一个经历战争伤害,导致弟弟去世,自己左眼几乎失明的阿富汗男孩之间。当导演问他:“你的眼睛可以看到什么?”他开心地说(右眼):我能看见你,也能看见摄影机,树木,桌子,鲜花......,当换成左眼看的时候,他依旧挺开心的,说着说着习惯性的还说了几句达利语,随即礼貌的给导演道歉,导演温柔的表示让他随便讲英语、达利语都可以。



波斯尼亚 福卡卡索一家经历了波斯尼亚战争的种族清洗之后返回福卡的少数穆斯林之一。在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一家人终于得以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种种粮食、水果,劈柴,游玩,幸福的似乎让她们忘记了战争的痛苦。



影片的前百分之三十左右导演克制自己的情感,大多画面都是选择的较为冷静的画面,之后更多的画面令人心碎,让人震撼。


关塔那摩湾监狱的行刑处、《华氏911》中著名的从高楼内俯视世界贸易中心遗址的空镜头、波斯尼亚战争中奴役和屠杀大本营所在地、塞尔维亚士兵策划群体强奸事件的总部、塔利班政权进行公开行刑的游泳池,印第安人苏族被大规模杀害的伤膝河屠杀遗址、卢旺达种族屠杀发生地尼亚马塔教堂。



之后,画面回到阿富汗小男孩的房间,导演希望男孩用自己的母语回忆同一场事故中弟弟的遭遇时,再也没有了笑脸,表情变得沉重,不停的低头,抽泣。



男孩没有流泪,导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虽然我根本听不懂你说的,但你真的让我哭了。”       



男孩用达利语悲伤的说到:“我还能记得的就是我弟弟的声音。他‘啊’了一声之后一切就结束了。几秒种后,我尖叫,我看不到任何人可以来帮助我们。我不知道我弟弟在哪。当我发现他的时候,他躺在自行车下面。我把自行车扔到一边,我看见火箭炮撞到了他的脸,不见了(脸),头被切掉……我很害怕”。



一部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克尔斯滕·约翰逊导演走过富足繁华的美国,也去过战火纷飞的非洲国家,通过摄影机看到了这个冷暖皆存的世界,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写下人文散文。与此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们有幸借着她的眼睛了解我们无法了解到的人间百态。



抑或黑暗,抑或光明,生与死,赢与输,生活不会停步,我们仍旧得继续人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在《生命里》,他们用温暖而体面的方式,完成最后的告别

《激荡中国》今日开播:与200位时代人物共同回顾新中国70年发展史

今年威尼斯值得关注的纪录片在这里了!

壮丽七十年 记录新时代——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发布会在京召开

从无业游民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彭尼贝克的进阶之路

广电总局提要求:从政治高度把握每期节目、每部纪录片和动画片

广电总局推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录片、动画片片单出炉

这类纪录片用“硬核影像”见证“硬核科技”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王  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